基础篇
一、是非题
1.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特异抗原的无应答。( )
2.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是同义词。( )
3. 应用耐受理论给新生小鼠注射同种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可防止相互组织器官移植排斥。( )
4. 同卵双生兄弟姐妹之间对同一抗原耐受性是相同的。( )
5. 同卵双生者可以相互输血,因为两者的血型抗原成分相同,可被对方视作自己的成分。( )
6. 参与免疫耐受的主要是T细胞。( )
7. 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有赖于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
8. 自身免疫耐受的破坏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
二、填空题
1.免疫耐受乃机体对_____刺激表现为______“免疫不应答”的现象。
2.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 。
3.免疫耐受按其形成时期的不同,分为______耐受和______耐受。
4.人工诱导免疫耐受最佳注射途径是______。
5.异卵双生小牛在胚胎期由于相互融合,出生后两头小牛体内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构成______。
6.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应答的一般共性,它们均需______诱导产生,并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7.抗原的性质是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之一,一般说来抗原分子量小,其________差, _______强;可溶性抗原常为________,而颗粒性抗原易于引起_______。
三、A型选择题
1.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B.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 C.是免疫无应答状态
D.是负免疫应答 E.是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类型
2. 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 ( )
A.胚胎期 B.新生儿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E.老年期
3. 首先发现天然免疫耐受现象的是 ( )
A.Richard B.Jerne C.Medawar D.Owen E.Burnet
4. 下列哪一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 ( )
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C.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D.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E.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能力下降
5. 关于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1953年由Medawar成功地复制出胚胎期致耐的动物模型
B.胚胎期致耐的动物模型证实了Burnet提出的耐受形成理论
C.Mitchison给成年鼠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出耐受
D.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可用于防治疾病
E.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在成年期、新生期、胚胎期均可诱导,且难易程度相同
6. 最容易被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 )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 E.NK细胞
7. 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 )
A.静脉注射 B.腹腔注射 C.皮下注射 D.口服 E.肌肉注射
8. 下列哪种物质是良好的耐受原? ( )
A.可溶性抗原 B.颗粒性抗原 C.大分子抗原 D.聚合的抗原 E.聚合的Ig
9. 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发生在 ( )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 E.法式囊
10.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清除发生在 ( )
A.骨髓 B.胸腺 C.淋巴结 D.脾脏 E.黏膜淋巴组织
11.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清除? ( )
A.阴性选择 B.阳性选择 C.MHC限制性 D.免疫忽视 E.受体交联
12. 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是( )
A.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B.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C.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D.具有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E.免疫系统已经发育成熟
13. 免疫耐受的主要特性不包括 ( )
A.抗原特异性 B.可诱导性 C.可转移性 D.非遗传性 E.是免疫缺陷的一种
14. 下列对免疫耐受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免疫耐受是特异性的免疫无应答 B.T细胞比B细胞易于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
C.诱导T细胞或B细胞产生耐受所需的抗原剂量不同 D.机体对TI-Ag的耐受是T细胞介导的
E.淋巴细胞在胚胎期接触过的抗原,出生后再次接触可以产生免疫耐受
15. 诱导免疫耐受宜采用的方法 ( )
A.皮内注射凝聚的抗原 B.静脉注射颗粒性抗原 C.肌肉注射含佐剂的抗原
D.静脉注射可溶性蛋白单体 E.皮下注射抗原和丝裂原
16. 产生低区带耐受的细胞是 ( )
A.B细胞 B.T细胞 C.MФ D.NK细胞 E.T细胞和MФ
17. 大剂量的TD抗原能诱导下列哪些细胞产生耐受? ( )
A.B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E.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18. B淋巴细胞耐受有何特点? ( )
A.产生速度快 B.持续时间短 C.需TD-Ag诱导 D.为低带耐受 E.需TI-Ag诱导
19. 关于免疫耐受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T淋巴细胞耐受产生速度慢 B.B淋巴细胞是低带耐受 C.T淋巴细胞是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
D.B淋巴细胞耐受产生速度快 E.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耐受的情况大致相同
20.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可天然获得 B.可后天获得 C.可长期存在 D.无抗原特异性 E.是一种免疫无应答状态
21. 可通过打破免疫耐受进行治疗的疾病( )
A.慢性病毒性肝炎 B.Ⅰ型超敏反应 C.骨髓移植排斥反应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多发性硬化症
22. 不能通过诱导免疫耐受进行治疗的疾病是( )
A.花粉过敏症 B.肝癌患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骨髓移植 E.同种异体皮肤移植
23. 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
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 B.腹腔>皮下、肌肉>静脉 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
D.静脉>腹腔>皮下、肌肉 E.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24. 打破自身耐受的原因之一是 ( )
A.与自身抗原有相似结构成分的微生物进入体内 B.Th细胞功能障碍 C.Ts细胞增多
D.免疫系统不间断与低剂量自身抗原接触 E.内源性可溶性抗原的产生
25. 免疫耐受性的形成具有如下细胞学特点 ( )
A.T细胞和B细胞必须均耐受 B.T细胞形成耐受较难,耐受维持时间较长
C.B细胞形成耐受较易,耐受维持时间较短 D.T细胞形成耐受较易,耐受维持时间也较长
E.以上都不对
26.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是()
A.成年期 B.幼年期 C.老年期 D.胚胎期 E.青年期
27.T细胞克隆中枢耐受的形成是由于()
A.阴性选择作用 B.阳性选择作用 C.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D.细胞表面受体封闭 E.缺乏辅助细胞而不能激活
28.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可用于治疗()
A.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 B.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C.自身免疫病
D.免疫缺陷病 E.恶性肿瘤
注:蓝色字体为历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
四、B型选择题
A.克隆清除 B.克隆无能 C.免疫忽视 D.耐受分离 E.高带耐受
1.淋巴细胞缺乏第二活化信号可导致 ( )
2.自身应答性T细胞经胸腺的阴性选择导致 ( )
3.口服抗原导致局部黏膜免疫而全身耐受的状态称为 ( )
4.自身应答性T细胞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的状态称为 ( )
A.产生T细胞耐受 B.产生B细胞耐受
C.产生T细胞和B细胞耐受 D.不产生T细胞和B细胞耐受
5.高剂量TD抗原 ( )
6.低剂量TD抗原 ( )
7.高剂量TI抗原 ( )
8.低剂量TI抗原 ( )
A.B淋巴细胞 B.NK细胞 C.T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9.最容易产生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 )
10.仅在大剂量抗原时发生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
11.产生低剂量耐受的细胞是 ( )
A.同种异型器官移植 B.肝癌 C.自身免疫病 D.急性肠胃炎 E.急性病毒性感染
12.需诱导免疫耐受 ( )
13.需解除免疫耐受 ( )
五、C型选择题
A.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 B.解除免疫耐受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肿瘤的免疫治疗需 ( )
2.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需 ( )
防治移植排斥反应需 ( )
六、X型选择题
1.免疫耐受 ( )
A.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某种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 B.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所有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
C.可以先天获得,也可后天获得 D.具有抗原特异性和记忆性 E.需经抗原诱导
2.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包括 ( )
A.T细胞克隆清除 B.T细胞克隆无能 C.Ts细胞的抑制作用
D.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缺乏MHC-II类分子 E.APC表面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3.作为一种良好耐受原应具备哪些性质?( )
A.分子量小 B.为颗粒性抗原 C.是聚合体形式 D.为可溶性抗原 E.为非聚合体
4.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有 ( )
A.抗原的性质 B.抗原的剂量 C.动物年龄 D.抗原注射途径 E.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5.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耐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B.耐受原的注射次数 C.耐受原的理化性质
D.耐受原在体内的分解速度 E.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6.关于B细胞耐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才能诱导 B.所需抗原剂量低 C.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长
D.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短 E.比诱导T细胞耐受容易
7.关于T细胞耐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才能诱导 B.所需抗原剂量低 C.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长
D.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短 E.比诱导B细胞耐受容易
8.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免疫耐受 ( )
A.同种异体移植物在体内长期存活 B.AIDS患者对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产生抗体
C.机体对自身组织不能产生免疫损伤 D.放疗后机体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
E.病毒感染的同时机体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
七、名词解释
1.免疫耐受 2.中枢耐受 3.外周耐受 4.耐受原 5.低带耐受 6.高带耐受
八、问答题
1. 何谓免疫耐受?认识免疫耐受有何意义?
2. 影响免疫耐受状态建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高篇
一、填空题
1.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2.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机体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3.口服耐受原,可导致局部______特异免疫,而抑制______免疫应答。
4. 目前认为,外周耐受的形成机制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高剂量抗原能使________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抗原只能使________细胞产生耐受;高剂量抗原只能使________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抗原既不能使________细胞也不能使________细胞产生耐受。
二、A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致耐受原性的强弱,依次是 ( )
A.多聚鞭毛素>单体鞭毛素>鞭毛素成分A B.鞭毛素成分A >单体鞭毛素>多聚鞭毛素
C.多聚鞭毛素>鞭毛素成分A >单体鞭毛素 D.单体鞭毛素>鞭毛素成分A >多聚鞭毛素
E.三者致耐受原性强弱大致相同
2. 家兔对BSA-DNP产生耐受,为了终止耐受,应注射下列哪种物质? ( )
A.BSA-DNP B.DNP C.BSA D.HAS-DNP E.OA
3. 克隆清除学说是谁最先提出的? ( )
A.Burnet B.Nossal C.Vitetta D.Dresser E.Owen
4. 下列哪项不能导致免疫耐受的终止? ( )
A.体内抗原的清除 B.注射化学结构改变的耐受原 C.注射另一种无关的新抗原
D.注射置换载体的新抗原 E.注射与耐受原由交叉反应的抗原
5 下述哪种方法可以打破免疫耐受 ( )
A.X线照射 B.注射大量耐受原 C.注射TGF-β
D.口服免疫原 E.对瘤细胞转染B7基因
6. 有助于建立免疫耐受的手段是 ( )
A.肌肉或皮下注射颗粒型或大分子抗原 B.上调DC成熟度 C.适当给予IFN-r
D.清除耐受原 E.同种异型骨髓移植
7. 有助于打破免疫耐受的措施包括 ( )
A.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 B.口服或静脉注射抗原 C.上调APC功能
D.同种异型骨髓移植 E.诱导Treg产生
8. 为诱导成年机体产生免疫耐受,常用的方法是( )
A.抗原和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 B.单独使用抗原 C.抗原和佐剂联合使用
D.接种卡介苗 E.注射短小棒状杆菌
9. 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有 ( )
A.切除成年动物的胸腺 B.切除成年动物的脾脏 C.注射佐剂
D.注射极大量抗原 E.注射有丝分裂素和抗原
10.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下列哪项无关? ( )
A.抗原的持续存在 B.使用抗原的次数 C.抗原的性质 D.佐剂的存在与否 E.机体因素
11. 下列哪项不能导致免疫耐受的终止?( )
A.体内抗原的清除 B.注射化学结构改变的耐受原 C.注射另一种无关的新抗原
D.注射置换载体的新抗原 E.注射与耐受原由交叉反应的抗原
12.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克隆被清除是由于( )
A.程序性细胞死亡 B.缺乏辅助细胞而不能激活 C.大量多价抗原使未成熟
D.细胞表面受体封闭 E.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13. 维持免疫耐受的必要因素是 )
A.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B.注射的途径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D.耐受原的性质 E.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三、X型选择题
1.造成成年动物免疫抑制的措施有 ( )
A.全身淋巴组织射线照射 B.切除脾脏 C.注射抗淋巴细胞抗体
D.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E.以上都不是
2.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可以建立免疫耐受? ( )
A.口服免疫原 B.静脉注射抗原 C.移植骨髓及胸腺
D.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 E.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
四、名词解释
1.克隆无能 2.免疫忽视 3.耐受分离
五、问答题
1.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人工建立或打破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
3.试述免疫耐受的发生机制?
4.试述免疫耐受的建立在器官移植中的意义。
(马龙,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