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页 | 学院主页 | 学校主页
 
通知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常用链接
 教学安排 
 授课课件 
 授课影像 
 自测系统 
 资料下载 
 实验预约 
 在线答疑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通知公告>>正文
喜讯!我室徐林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王颖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 Nanobiotechnol》合作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2-06-22 10:04 免疫学教研室  审核人:

2022年6月21日,我室徐林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免疫所王颖教授团队合作完成发表了题为《Immuno-activ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living electrospun nanofibers for promoting diabetic wound repair》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 Nanobiotechnol》上(2021年影响因子:10.435分,中科院1区,Top期刊)。

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创面(Diabetic wound)已成为当今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常见并发症之一。虽然糖尿病创面护理已获得很大进展,如止血、抗炎、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塑,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区域氧化应激增加、免疫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功能失调以及血管生成受损等,影响创面护理效果。目前,研究显示含有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等活细胞的生物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创面修复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创面微环境改变,导致这些活细胞难以执行正常功能,因此这些活体材料仍需要开发完善。为了改善活体材料治疗糖尿病创面的功能,团队制备了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电纺丝,并利用LPS/IFN-γ活化巨噬细胞(Macrophage)膜修饰等技术对合成的电纺丝进行改造,改善PLGA电纺丝在创面治疗中的物理化学和分子生物特性,同时促进MSC的治疗功能。

该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活化的M1型巨噬细胞膜修饰纳米纤维可以原位免疫激活骨髓MSC的生物功能,并促进创面再上皮化、胶原重塑、抗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等。研究结果推动了这种新型活体生物材料用于人类糖尿病的创面修复的应用研究。(文章链接: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2--01503-9)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是我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联合培养的2019级博士研究生高绍颖。该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室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也是近年来我室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学科建设成效的体现。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贵州省“十、百层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等资助。

(审核:一审郭萌萌,二审覃明,三审刘晖,撰稿:高绍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新蒲校区)  黔ICP备060032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