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免疫学特色重点学科姚新生教授课题和徐林教授课题组相继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姚新生教授课题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2015年影响因子5.22)上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是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的免疫组库检测及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基于经典的免疫组库V(D)J重排“12-23法则”,对人及小鼠的TCR beta链”V-D-J”以及“V-J”两种重排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免疫组库生物学信息分析,通过对人及小鼠外周血V-D-J和V-J重排的TCR beta受体库构成比例、克隆分布、氨基酸取用、V/J deletion水平、家族取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人及小鼠外周血V-D-J和V-J重排的TCR beta受体库特征,该研究首次在免疫组库水平对“12/23 rule”及“Direct V-J rearrangement”进行了分析。该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60195&81441048)的资助下完成,第一作者是青年教师马龙及2013级研究生杨丽文(Ma L, et al. Sci Rep, 2016)。
徐林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Front Immunol(2015年影响因子5.70)上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是在前期工作利用芯片技术观察到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家族分子—miR-7在LPS诱导的ALI模型肺组织中上调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海绵体(Sponge)技术构建了miR-7基因敲减小鼠,发现miR-7敲减后显著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伴随BAL相关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亚群组成变化;机制方面,发现miR-7靶分子KLF4显著上调表达,同时相关信号途径Erk和Akt信号传递改变。研究结果提示miR-7可能是ALI发生的新调控子,为今后ALI的诊断和生物治疗策略开发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该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70918)、遵义医学院青年领军人才计划等的资助下完成,第一作者是2013级硕士研究生赵娟娟(Zhao J,et al. Front Immunol,2016)。
望免疫学学科的师生们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多成绩。特此祝贺!